简介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余森教授团队,研究方向为新型医用镁基材料研发、加工及其医疗器械开发研究。团队依托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和陕西省医用金属材料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开展工作,基础设施条件齐全,技术装备水平领先,拥有50余套设备仪器(包括熔炼、加工、分析表征等),团队现有职工30余人,客座/兼职教授6人,研发技术人员20余人。团队已完成多项国家和省市项目,在Mater Design、J Mater Sci Tecnol、J Magnes Alloy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专利10余件。形成医用镁合金研发/批产线2条。
研究领域:
镁基结构材料高品质镁合金研制合金开发
(1)对真空熔炼炉增加搅拌和模具温控装置,形成成分和显微组织均匀的镁合金熔炼炉及熔炼方法。
(2)围绕Mg-Zn系镁合金研究,开发出的无稀土Mg-6Zn-X镁合金铸锭力学性能:Rm>260MPa、Rp0.2>115MPa、A>20%,生物相容性良好。
制备加工
(1)针对可降解医用金属材料产业化应用需求,本团队进行了一系列可降解纯镁、镁合金丝材制备技术研发,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高品质超细可降解镁丝材制备技术,目前已掌握纯镁、AZ31、WE43等多牌号镁丝材制备技术。
(2)医用镁合金毛细管:针对镁合金难变形、易氧化的特点开发出可批产、短流程的镁合金毛细管加工设备及工艺,形成镁合金毛细管批量生产线。
(3)高强度镁及镁合金棒丝材:对镁合金进行大塑性变形和高频率温/热旋锻加工,配合相关配套设备提升镁及镁合金强度20~70%,成形稳定的批产工艺及生产线。
产品应用
纯镁及镁合金超细丝
高强度高纯镁棒及骨钉
镁合金毛细管及冠脉支架
依托单位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拥有多个高水平有色金属研究平台,包括“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北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陕西省医用金属材料重点实验室”和“陕西省生物医用金属材料中-澳联合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实验平台建有材料制备(真空感应熔炼炉、真空自耗熔炼炉、电子束真空炉),材料加工(系列挤压机、精密锻造机、旋锻机、冷热轧机、冷热拉丝机、激光切割/焊接机、数控组合机床等),成分结构表征(金相显微镜Olympus PMJ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热模拟试验机)、性能测试(598X系列材料试验机、细胞培养与检测室、细菌培养与检测室),课题中所有实验设计、制造和检测分析工作均可以依托上述平台顺利开展。具有材料学和医工交叉传统和资源,具有丰富的医用金属材料研究经验,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可以保证顺利开展材料学研究、生物学评价和临床医学评价。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姓名: 范传伟 电话: 15829679625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西部科技创新港躬行楼